我校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全面推进和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,以培养通适素质过硬、专业素质扎实、创新素质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,创建并实施大学素质教育“三二一”人才培养体系:
“三”即三维素质培养目标
以提高大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,建构“通适素质教育为基础、专业素质教育为核心、创新素质教育为高阶”三维一体、协同推进的人才培养方案,实现“通适素质过硬、专业素质扎实、创新素质突出”的“三维素质”人才培养目标。
我校自2010年起制定和实施“三维素质”人才培养方案,其后3次修订和完善,已形成4版“三维素质”人才培养方案。共调研276家用人单位,召开113场毕业生座谈会、190场在校生座谈会、84场教师代表座谈会,充分吸收和采纳了行业专家、毕业生、在校师生的意见和建议,充分反映了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。通过对“三维素质”人才培养方案的持续改进和实施,保证“通适素质过硬、专业素质扎实、创新素质突出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。
“二”即二条基本路径
第一条基本路径是实施“全息场”德育,即德育主体通过德育内容、德育方式、德育环境、德育制度四要素耦合成的“全息场”作用于德育客体,实现德育目标。
德育主体将德育目标具化为德育内容并落实到大学生的人生规划;创设和营造正能量的德育环境,创建“追求卓越”的校园文化、打造争先创优的班级文化、营造和谐进取的寝室文化;创新“立”“浸”“导”“践”“省”的德育方式:“立”即通过思政课与“课程思政”帮助学生立志、立德,“浸”即对大学生的沉浸式熏陶教育,“导”即充分发挥素质导师对学生的人生向导、品德教导、心理疏导、学业督导、就业指导和创业引导作用,“践”即广泛开展德育实践活动,“省”即进行“励志”“修身”“内化”等专题内省教育;构建德育制度体系,推行全员德育责任制,完善素质导师制,实施思品素质测评制。
德育主体将以上德育内容、德育方式、德育环境和德育制度四要素形成聚合作用力的“全息场”作用于德育客体,破解高校德育力量分散、德育机制不完善、“两张皮”“碎片化”问题,最终实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德育目标。
第二条基本路径是实施“开发·内化·创新”教学,即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,使其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开发学生潜质潜能、促进学生知识内化、促使学生在内化基础上创新,实现传授知识向培养素质转变,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,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
组织开展素质理论、素质教育理论及“开发·内化·创新”教学系统培训25场次,促进教师树立“开发·内化·创新”教育理念并掌握其方法。全面实施线上线下“开发·内化·创新”教学,一是加强智慧校园建设,运用“蓝墨云班课”“超星学习通”智慧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“开发·内化·创新”教学,仅2021年开设SPOC课程2800余门,开展课堂教学活动67万余次,学生参与活动总人次达850万余次,生均参与教学活动500余次;二是强化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,仅2021年课前课后教师推送资源近50万个,学生查阅资源1200万余次,生均查阅资源700余次,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,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;三是强化实践教学,建有4867个教学案例的教学案例库、7586个实验项目的实验项目库;四是深化产教融合,建有“八个共同”产教基地43个,获批教育部产教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23项,名列全国同类高校前列;五是注重以赛促学,开设专业竞赛课,每年组织各专业学生开展学科专业技能竞赛,在数学建模、电子设计竞赛、互联网+等省部级及以上专业竞赛获奖5600余项,其中国家级奖103项;六是推进教学评价从评教为主向评学为主转变,促使教师从重知识传授向重素质培养转变,促进学生将知识内化为素质。
“一”即一套评价系统
以素质分为计量单位,运用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平台对学生“通适素质、专业素质、创新素质”进行量化测评,构建“素质分制”评价系统。
学校成立大学生素质测评中心,根据大数定律和加权平均法构建和实施“素质分制”评价系统:对学生思品素质、通适能力、身心素质等测评生成“通适素质分”;对学生专业学习目的、过程、结果等测评生成“专业素质分”;对学生创新实践和创新成果测评生成“创新素质分”。将“三维素质”测评结果综合生成“素质报告单”,是对学生素质的客观综合评价,不仅可用于毕业管理,更有利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甄选。“素质分制”实现了学生评价由单一的课业成绩评价向素质评价转变,是保证“三维素质”人才培养目标落实、促使大学素质教育真正落地的评价系统。